巢湖市鄉村振興人才培訓啟示——巢湖市工商聯卞恒飛
發布時間:2019-08-05 11:34:2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4005
為期5天的鄉村振興人才培訓班已結束,這次杭州見學時間雖然很短,但課程安排緊湊、知識面寬,既有高屋建瓴的理論修養學習,又有啟發性的實地考察培訓,讓我受益匪淺,感受頗深,增加了知識,更新了觀念,拓展了眼界, 解放了思想,為今后做好各項工作尤其是人才工作打下了基礎。在此我結合自身工作談一談個人的學習體會。
一、提高創新意識,樹立終身學習理念
通過培訓,我深刻地感受到,新形勢下加強學習是提升領導綜合能力的根本途徑,面對激烈的經濟社會發展競爭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艱巨任務,作為領導干部必須不斷更新知識,不斷深化對經濟規律和發展規律的認識,把握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性、前瞻性、戰略性問題。在產業發展與產業人才集聚專題的講解,讓我認識到“新常態”下人才工作要有“新理念”,“新姿態”。“聚一些錢財不如聚一幫人才”,財政上的幫扶只能是解決一些企業短時的困難,但終究不是長遠之計,企業的發展,迫切需要引進高層次人才來創新引領,我們作為人才工作部門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讓更多的引才主體從被動引才轉向主動引才,“拼重金引才更要拼好環境引才,人才特別是高端人才最大的愿望就是人才自我價值的實現,因此搭建有利于高端人才創新創業平臺,讓人才的價值得到充分發揮才能留住人,在工作中要想站得更高,看得更遠,干得更好,必須勤學習苦學習,把學習作為一種政治責任、一種精神追求,讓學習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部分,使政治頭腦更加醒,理論素養更加全面,發展視野更加開闊。
二、對我市民營企業人才建設幾點思考
通過學習參觀杭州的人才工作模式,尤其是實地考察了智慧E谷展廳、海創基地及杭州夢想小鎮的建設后,讓我深刻感受到我市非公企業在人才建設方面存在問題和面臨的困難,中國的民營家族企業經過了幾十年的發展,已進入再發展的困難期,企業的規模擴大和市場競爭的成熟度,對企業管理的專業化,規范化,職業化都提到了新的高度,同時,經過了四十年的市場的錘煉,企業的市場化道路,也培養了一批比較成熟的專業經理人隊伍,因此,民營企業引進人才就到了水到渠成的階段。近年來我市廣大非公有制企業雖然在黨委政府助推下引進了一批人才,也取得一些成熟的案例,如富皇集團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居巢經開區創立的“創客巢”等,但我們的傳統(家族式)產業如錨鏈產業、鞋業、服裝產業以及烔煬食品行業等,在轉型升級尤其是在引進人才方面顯得明顯不足和嚴重滯后。通過對比分析發現:
一是思想觀念滯后。一般來講,民營企業的開創都是老板自己一手打拼起來的企業,一開始老板在企業中就有了相當的集權。引進經理人就會產生授權的問題也就是分權,多數老板從心理上講是不愿分權的,這就造成引進的人才無用武之地;
二是什么時候該引進人才,引進什么樣的人才。這就需要根據企業發展階段來選人,小廟不用大和尚,沒有最優秀的,只有最合適的。企業要有自己的發展計劃,要逐步推進:長考慮,短安排,企業的發展不可能一揮而就,更不可能使用了一個很優秀的經理就可以使一個基礎很差的企業迅速成功,這是不現實的,實際上,我們的很多民營企業老板,用人喜歡急功近利,恨不得一口吃成個胖子。企業要根據現實的發展狀況來選擇合適的人才,解決企業的現實問題,當今的社會已越發市場化、信息化,人才的流動性,也為企業針對不同的時期來選擇人才的使用提供了可能。民營企業剛開始萌芽時期是低成本用人,而一進入高速發展時期,人才短缺問題就暴露出來,這是企業的平臺不夠大,企業聲譽還未完全建立,這時候對人才急迫心態和現實中成熟的人才又不愿到來,形成了一個矛盾體。在這種狀況下,就會出現一旦選人時,就會隨便引入和使用不當,造成大量人才離職。我們發現近半數以上的人才離開是引進不當而就產生的,同時也會出現,引入高水平人才不知如何使用,造成人才浪費和公司成本上升的狀況。造成這個原因是我們的民營企業普遍缺乏戰略思想,沒有長遠計劃,往往是投機成分過多,造成引入人才的盲目和短期化,形成了人才流失率嚴重,公司震蕩不斷。
三是怎么留住人才。在這里我想引用一個案例,有一家相當規模的民營企業8年引進了7個總經理,都不成功,有老板原因,又有老臣的抵制,在最新一次動蕩,老臣們與新引進的總經理發生矛盾之后,導致總經理離職。事后老板卻說:“這些引進的經理人是錦上添花來的,來了做得好,企業發展快一些,走了我自己辛苦一些,而老臣們重要啊,有他們在企業就不會亂,就能維持住?!?,這個案例告訴我們,為人才創造平等寬松的環境非常重要,一家民營企業離不開一個人影子的烙印,這就是老板的個性習慣,既然是人的個性就有正面也有負面的,而個人的負面的東西,通過企業管理行為就有了放大效應,而隨著企業的壯大,老板越發需要約束的個人行為的隨意性,甚至一些性格缺點。同時要處理好與老員工和家族成員的關系及行為,處理家里的事情用家庭的方式,企業的事情需要用企業的方式,任何一家已發展起來的民營企業,都有一批跟隨老板多年、熟悉企業情況的老臣。他們對企業有歸屬感,占據重要關鍵的崗位,卻又跟不上企業的再發展,實際上他們是企業現有利益的即得者。他們既拖住了企業的未來卻又維持了企業的現狀。
三、求真務實,共創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
一個地方的發展,關鍵人,人才是第一資源,在經濟新常態下如何實現我市跨越式發展,轉型發展和科學發展,我們需整圍繞以下幾個方面下功夫:
一是在人才工作機制上求創新。在用好用活現有人才政策的同時,要進一步加大金融、科技的扶持力度,完善人才生活服務保障,積極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工作環境,引領全社會重視人才工作。
二是不斷增強做好新形勢下人才工作的責任感、緊迫感和使命感。支持人才發展,努力形成人才輩出、人盡其才、才盡其用的生動局面。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緊緊抓住人才引進、培養和使用這三個關鍵環節,加快推進“人才強市戰略。
三是緊扣產業發展,在高層次人才引進上求突破。重點圍繞我市現有的戰略新興產業,以及與合肥市產業配套的相關新材料、新能源、新醫藥、電子信息、現代服務業等新興產業,引進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同時兼顧傳統優勢產業的人才引進。堅持“雙招聯動”,即把引進人才與引進項目結合起來,在招商引資中謀劃人才引進,在引進項目的同時引進人才;把引才和引智結合起來,實現人才吸引、成果轉化、產業發展的良性互動。
四是注重校地校企合作,在提升載體建設水平上求突破。廣泛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開展“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為強化企業家創新意識,培養企業家精神,打造一支具有較強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能力并掌握市場經濟規律、熟悉國際經濟和法律的優秀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隊伍,以我市高成長性的創新型企業主要負責人為培育對象,舉辦創新型企業家名校培訓班,邀請知名專家、企業高管來巢舉辦專題講座。
四、傳承徽商精神,不斷增強自身能力素質
徽商的不畏艱辛、百折不撓的進取精神,不僅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安徽人成為國家棟梁、社會英才,也鞭策著我們要以此次培訓為契機,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干事創業上,在推動我市跨越式發展、科學發展中作出我們應有的貢獻,做到求真務實,敬業奉獻,勇于開拓,大膽創新。總之這次培訓習體會很多,收獲很大。我將把在杭州的學習當作新的起點,以嶄新的精神面貌努力工作、學習,真正做到學有成效、學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