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崗鄉童集村:強化黨建引領,助推集體經濟
發布時間:2021-05-14 08:15:4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7679
“農村富不富,關鍵看支部;支部強不強,全靠領頭羊。”近年來,巢湖市廟崗鄉童集村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從制度、人才、產業三方面入手,積極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新模式。
制度為保障,奠定基礎發展力。童集村兩委始終把制度建設貫徹到黨的建設方方面面,力爭以黨建制度為基礎,打造出童集式特色農村發展途徑。一是扎實開展“三會一課”制度。童集村為推進黨的基層組織設置和活動方式創新,將全村110個黨員劃分為10個黨小組,配齊10名鄉、村兩級黨建指導員參與黨支部、黨小組會議,重點幫助黨員、群眾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促進基層黨組織戰斗力的提升;二是穩步推進“四議兩公開”工作法。由村黨組織書記李慶平帶領兩委成員對相關文件進行學習,建立健全村務、黨務公開監督機構,同時以村黨支部書記兼任村股份經濟合作社理事長,村“兩委”成員兼任理事會成員,將四議兩公開工作法切實融入到村各項重大決策中去。建立起完善的集體經濟臺賬,保證集體經濟項目運作規范化、透明化。
人才為資本,提高團隊凝聚力。著名的農業經濟學家舒爾茨說過,改造傳統農業的關鍵,是在農村注入新的生產要素,其中的關鍵就是對農村實行人力資本投資。一是兩位書記協力抓黨建。做好農村工作,抓好基層組織建設,黨組織書記是關鍵。童集村黨組織書記李慶平和選派第一書記魏志兵協同合作。一方面,李慶平利用“本地人”的優勢,在加強隊伍建設,協調解決村民矛盾,經濟發展上動腦筋。另一方面,魏志兵依托派出單位優勢,為童集村爭取方沖、廟小道路建設項目,花油坊、下北份村民組農排桿線進行改造提升項目,困難黨員群眾捐贈慰問,以及扶貧消費等活動,增加童集村集體經濟的原始積累。兩位書記的團結合作為加快童集村發展打好基礎,開創上下齊心、共濟事業的良好局面;二是兩委干部齊心謀發展。 沒有完美的個人,只有完美的團隊。童集村兩委同心協力,在黨建引領上下功夫,在經濟發展上動真格,在攻堅扶貧上求實效。連續幾年在廟崗鄉村級年終考核中名列前茅,更是榮獲巢湖市先進基層黨組織、巢湖市抗洪搶險救災先進集體等多項榮譽;三是人才引流致富添動力。童集村嚴格按照“一強、二有、三高”(工作能力強,有經驗、有抱負,文化程度高、群眾威信高、政治素質高)的標準,尋找能經營管理好集體資產,促進集體資產保值增值的優秀人才,建設一支守信念、講奉獻、有本領、重品行的農村“新”隊伍。
產業為支撐,提升經濟影響力。近年來,童集村不斷整合已有資源,盤活鄉村存量資源。一是發展好本村現有資源。通過將閑置的大吳小學、村部屋頂等場地利用起來,建設96KW集體光伏電站,每年可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9萬元左右。通過建設村級產業園,與當地大戶合作的模式發展壯大集體經濟,提高發展壯大集體經濟 “造血”成果,每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2.4萬余元。二是利用好上級扶持資金。與當地龍頭企業尖山湖逸趣園合作,將選派資金20萬元入股當地無花果扶貧產業園,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入股尖山湖逸趣園,采取“帶資入股、保底分紅”的模式,每年增加村級集體經濟收入15萬元余元。三是打造好未來產業根基。童集村利用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和自然條件,依托巢湖市最大的田園綜合體——尖山湖逸趣園,打造一個集生態休閑度假、民俗風情展示為一體的特色民俗坊,該項目建成后,可帶動本村及周邊村民就業、土特產外銷、農家樂經營等方式增加收益,2021年,童集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超50萬元。下一步,童集村將繼續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在魯彥周故居景點打造、民俗坊項目衍生、無花果品牌推廣上做文章,求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