柘皋鎮:黨建引領“信用+”推深做實信用村建設
發布時間:2023-01-09 09:20:3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4319
自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工作啟動以來,柘皋鎮深度結合本地實際,以農村基層黨組織為依托,不斷聚焦機制建設、服務保障和產業發展,深化“信用+治理”“信用+金融”“信用+產業”三種模式,充分發揮信用體系建設在促進鄉風文明、助力產業發展、推動基層治理等方面的積極作用,為鄉村振興注入“源頭活水”。
瞄準機制建設,不斷深化“信用+治理”工作模式,進一步提升鄉風文明。抓評議,以信息采集為基本點、鄉風文明評議為著力點,不斷完善信息采集機制和鄉風文明評議體系。科學制定鄉風文明評議正、負面清單和“一票否決”項。由網格長、網格員和五老人員組成的評議小組,逐個網格召開評議會議,逐戶進行審議,形成“一戶一檔”。根據動態管理機制要求,鄉風文明評議工作每年進行1次,對信用村和信用戶授信等級實行動態調整。目前,汪橋村共有665戶,其中B級信用81戶,A級信用戶393戶,2A級信用戶190戶,3A級信用戶1戶,A級以上占87.8%。重運用,做實鄉風文明評議“后半篇文章”,進行村企聯建,與合肥興泰商業保理有限公司黨支部簽訂黨建結對共建協議,為信用村建設提供技術、資金、智慧支持,2022年給予幫扶資金25240元。成立黨建結對共建“信用超市”,保障信用超市運營平穩持續。強幫扶,營造“人人爭當信用戶”的濃厚氛圍,將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與文明村鎮、文明家庭結合起來,加強對評議結果較差的農戶幫扶教育,推動移風易俗、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治理等工作效能提升,促其文明水平“水漲船高”。
激活發展動力,不斷深化“信用+產業”振興模式,進一步推動產業興旺。探索發展“信用戶+村集體”“信用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發展模式,以村合作為載體,對接農商行和信用戶、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等,在收入分紅、信貸扶持、產銷結合等方面給予傾斜,強化黨建引領信用村的結果運用與推廣。通過試點黨建引領信用村建設,創建“信用村”品牌,推進“雙招雙引”,吸引了社會資本來村投資興業,實現了“筑巢引鳳來”的目標。成功引進安徽親耳菌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到村投資,成立注冊資金500萬元的安徽博楓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打造“菌糧輪作”循環農業創新試點園。同時,解決了積累數十年歷史遺留的土地矛盾糾紛,實現40畝項目用地流轉簽約,保障項目開工。制定《汪橋村羊肚菌農業產業化聯合體產業振興項目計劃書》,與入駐企業聯合發展羊肚菌種植項目,鼓勵入駐農業企業帶動農戶發展食用菌產業,在落實安徽省食用菌產業振興行動同時助推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
聚焦要素保障,不斷深化“信用+金融”服務模式,進一步打通融資渠道。定期邀請銀行到村開展金融知識普及宣傳活動,為信用戶貸款開辟“綠色通道”,解決農村產業發展“用錢難、擔保難”問題,做好將普惠金融與產業發展相結合,將信用轉化成項目、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對接巢湖農商行、農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為汪橋村A級以上信用戶發放“特色產業貸”,讓產業發展有活力,帶動鄉村產業振興,現已授信92戶,授信額度875.1萬元。依托“信用村”品牌,爭取選派單位支持,協調金融機構為企業融資100萬元,加快項目投產,保障“菌糧輪作”循環農業創新試點園投產運營,首批平菇已于2022年4月底上市銷售,為合肥市防疫期間“菜籃子”供應貢獻了“汪橋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