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煬鎮:“四個加法”拓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利用率
發布時間:2017-10-27 19:23:51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578
烔煬鎮黨委堅持“一室多用、多室共用”的原則,積極拓展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利用率,突出抓好村級活動場所的建設、管理和使用,努力發揮好村級活動場所在農村基層組織建設中的“橋頭堡”作用。
正規化+制度化,構建規范化辦公議事點。一是通過合理設置黨組織、村委會、計生、綜治、群團組織等固定辦公場地,落實村級干部集中辦公、干部坐班和輪流值班制度,提高村級干部服務群眾的主動性;同時,注重內部布設規范化,做到有專用辦公室、辦公桌椅、檔案柜、檔案資料、會議記錄、規章制度、學習資料、活動記錄,確保日常村務的正常開展;二是健全完善了“三會一課”、黨員學習培訓、財務管理、黨員承諾、民主評議黨員、村兩委干部議事規則等制度,定期召開黨員干部會議、民主議事會,組織群眾說事、議事和評事,實行民主決策、民主管理,廣泛聽取群眾的意見建議,切實發揮出“黨群議事廳”的作用。
開放式+便民式,打造人性化群眾服務點。立足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地處行政村黃金地段的位置優勢,設置服務代辦點,積極開展便民代辦服務,充分發揮村級組織活動場所服務群眾的功能。目前,全鎮17個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均設立便民服務代辦點,按照村干部輪流值班、公開透明、辦事承諾、臺賬登記、風險防范、考核管理等運行機制及管理制度,公開辦事內容,規范辦事程序,為群眾提供“一站式”服務,及時辦理群眾反映的各類矛盾和問題。為偏遠村居、老弱病殘、孤寡老人及行動不便的村民開展上門代辦服務,形成服務群眾的“直通車”,有效密切了黨群干群關系。
專業化+個性化,建立大眾化農民培訓點。充分利用農閑時間,依托村級遠程教育終端站點、農家書屋以及黨員活動中心等載體,采取“集中培訓+分散學習、集中播放+個別點播、上網查詢+信息發布”等方式,定期不定期組織黨員群眾學習黨的惠農政策、實用技術、致富信息等,同時結合遠教實踐基地有針對性地強化養殖、種植等實用技術的培訓,努力打造黨員群眾接受教育培訓、獲取致富信息、掌握實用技術的大課堂。
多功能+全方位,鑄造群眾精神文化家園。整合農家書屋、體育活動場所等公共資源,依托村級活動場所,采取組建民間舞蹈隊、成立農民樂隊、舉辦讀書活動、舉辦農民運動會等形式,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群眾喜聞樂見的文化娛樂活動,用豐富的文體活動凝聚民心,倡導文明新風,搭建活躍群眾精神生活的大舞臺。(烔煬鎮 高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