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麓鎮:“3+1”模式 激起村級黨組織隊伍建設一池春水
發布時間:2013-03-11 08:35:0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649
今年以來,黃麓鎮深入學習貫徹十八大會議精神,緊密結合工作實際,突出自身特色,創新“3+1”工作模式,切實配強建強村級黨組織隊伍,為加快新農村建設和實現美好鄉村愿景提供堅強的組織保障和人才支撐?! ?span lang="EN-US">
按需施教抓指導,選拔下派一批。通過個人自薦、組織推薦、鎮黨委考核三個步驟,從鎮機關和部門下派9名思想政治素質較高,熟悉農村政策和農村工作、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的年輕干部到村任第一書記,幫助村級黨組織建班子、帶隊伍、謀發展。切實幫助結對幫扶村實現“五個一”的工作目標,即著力建強一個好班子,培養村黨組織帶頭人;著力制定一個好規劃,探索新農村建設的路子;著力選準一個好項目,穩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著力建設一個好陣地,建立健全農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著力完善一套好制度,不斷提高村級組織規范化管理水平。
強化履職抓選派,提拔重用一批。黃麓鎮黨委不斷推動大學生村官發揮選派作用,在推進基層黨組織隊伍格局創新中,鼓勵支持大學生村官積極參與所在村(居)黨組織、村(居)民委員會成員選舉,并明確要求有大學生村官任職的村(居),要依程序重點推薦選舉大學生村官擔任村黨組織副書記或村民委員會副主任。此外,按照重點崗位、重點管理的思路,對當選村“兩委”副職以上干部的大學生村官實行備案管理,跟蹤培養。
擴大視野抓儲備,選配培育一批。為切實解決村(居)組織后繼乏人問題,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黃麓鎮切實加強村干部隊伍儲備,拓寬選任源頭,各村(居)選配2-3名后備干部,建立科學規范有效的“選、培、用”機制,實現“選撥、培養、使用”有效結合。一是規范程序,嚴把關口,讓公認度高的后備干部脫穎而出。各村(居)召開黨員、群眾代表大會,按照與選配人數1:2的比例進行推薦,在黨務公開欄公示一周,無異議后由鎮黨委審查研究后確定后備干部最終人選。二是建章立制,注重后續管理,讓后備干部在“見習”中成長。建立完善后備干部選拔、管理、使用長效機制,由鎮黨委班子成員、包村干部和村級黨總支書記三級管理,負責對村級后備干部的日常管理、教育培訓、工作考核,并按照“管理在鎮、工作在村”的原則,針對性地為后備干部設置鍛煉崗位,切實“壓擔子”、“搭梯子”?!?span lang="EN-US">
以問責促履職,促進村干部作風良性轉變。為促進村(居)干部切實履行職責,強化責任意識,提高工作效能,黃麓鎮黨委研究制定了《黃麓鎮村干部問責制暫行辦法》,明確9方面應予以問責的事項,對享受固定補貼的村干部(包括“兩委”干部、鎮聘村用的計生專干以及在村工作的各類專職工作人員)因不履行或不正確履行職責而造成工作失誤或不良社會影響的行為,進行責任追究,打破村干部難監督、難約束、難處理的尷尬局面。由鎮組織、紀檢部門具體負責問責制的實施,結合中心工作,每半年進行一次檢查,對需要問責而沒有問責的,將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此外,充分發揮問責制的教育激勵作用,把實行村干部問責制與關愛基層黨員干部結合起來,堅持鎮黨政班子領導與村干部談心談話制度,發現問題及時糾正。(黃麓鎮伍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