敵不過“潛規則”的公務接待,實質是“敬歪”了權力
發布時間:2017-10-26 14:07:11 來源: 閱讀次數:2646
時下,公務接待已成為基層干部的“重要工作”之一。一些單位的主要負責人直言:“如果不陪吃陪喝,工作不會這么辛苦。”可以說,基層干部對泛濫的公務接待已經不勝其煩。其實,國家對“公務招待”的限制十分嚴格,但林林總總的規范和約束往往敵不過“潛規則”。山西平遙的官員一語道破天機:“來的都是客,一個都惹不起。”(人民網轉《半月談》報道:基層干部公務接待悲喜錄:雖然有意見但不敢提)
上級部門領導要來本轄區調研、檢查、考察、責任制考核……,下級單位相應的抓緊進行檢查點的提前踩點,接待地點、就餐標準、陪餐領導等事宜布置,在領導到達當天還得去接機、接車、陪吃、陪喝。如遇到接待“撞車”,更是忙得團團轉,生怕怠慢、甚至是得罪了來的任何一位領導。
苦不堪言、百味陳雜的基層“接待經”,耐人尋味、發人深思。正常的公務接待,為啥敵不過“潛規則”?還是因為基層“敬歪”了權力,而被接待方“舞弄”了權力。
接待工作沒做好,基層干部一是擔心要不到項目,發展地方事業沒有資金,從而做不出政績,進而影響個人職位升遷;二是害怕沒給領導留下深刻的好印象,不容易受到領導的重視,獲得支持的力度不大,遇到好事了不會想到本單位。而被接待賓客卻會認為基層對某項工作不重視,進而在項目單位確定、資金投向上不再考慮。樂于“玩味”手中所掌控權力的官員,更會因此設置“攔路虎”。
公務接待如何“突圍”,如何走出“怪圈”?筆者建議如下:
一是弘揚黨的優良傳統,加強領導干部作風建設。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和政治優勢。講艱苦奮斗,不是要否定合理的消費和必要的接待,而是要倡導“為民、務實、清廉”的作風,使黨員干部永葆先進性的本色。因為按照“潛規則”來對待的公務接待,少不了鋪張浪費、用公款大吃大喝,吃掉的是黨的優良傳統,吃掉的是干部作風,吃掉的是黨心民心,吃掉的是黨的執政基礎。
二是領導干部要以身作則,樹立正確的權力觀。一個人官當大了,抬轎子的人就多了。在迎合型干部的阿諛奉承下,部分干部權力觀出現扭曲,不以艱苦奮斗為榮,奢侈浪費為恥,而把奢侈浪費,能走關系、掌握項目和資金當作能力和光彩,視為視為地位和權力的象征。因此,只有各級領導干部從自身做起,樹立正確的權力觀,自覺遵守公務接待的規定的制度,身體力行,帶頭作出表率,一級做給一級看,一級管好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才能真正做到規范公務接待用餐、制止奢侈浪費。
三是切實加強監督檢查,堅決做到令行禁止。早在2006年,中辦和國辦就聯合印發《黨政機關國內公務接待管理規定》。這些規定可謂切中時弊,要做到令行禁止,必須進一步完善財政管理體制,增強財政預算的剛性約束,要規范接待費標準,將接待費納入年度預算,并做到公開、透明,接受監督。對于接待費超出預算標準的一律不得支出,對于違反規定的一律拒絕核銷。
四是公開公務接待信息,打破“自我監督”的模式。各單位要定期在公開欄內公示接待費使用情況,接待對象是誰、接待標準多少、在什么地方就餐、有哪些人陪餐,都要一項一項地公示清楚,接受群眾監督。對于因單位領導疏于管理、放任自流、吃喝風嚴重、屢查屢犯的,除追究當事人的責任外,還要按照黨風廉政責任制的有關規定,追究單位有關領導的責任。
(來源:中國共產黨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