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山街道:做實“小網格” 服務居民“更精準”
發布時間:2022-07-25 11:21:1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2868
臥牛山街道以“網格化促基層治理”為突破口,通過織牢紅色網格、優化體制機制、勤于一線作業等舉措,做細網格化管理,提高服務居民精準度,提升群眾“幸福指數”。
一是織牢紅色網格,激活基層治理“神經末梢”。按照“相對集中、便于管理、務實管用”原則,將原有的網格優化調整為50個,實行黨建、文明創建、綜治“三網合一”,成立了50個網格黨支部,覆蓋1825名黨員;制定《臥牛山街道黨建引領網格建設實施方案》,明確社區黨委(總支)委員任網格長,每個網格配備2名專職網格員,選配768名樓棟長,樓棟先鋒崗張貼上墻,建立由917名志愿者組成的志愿服務隊;摸排72名“紅色小管家”,進一步壯大網格化管理隊伍。
二是優化機制體制,理順基層治理“經絡經脈”。加強轄區內各類治理資源的整合力度,區域化黨建聯盟活動組織有序,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議,共同建立需求清單、資源清單和項目清單,實現區域黨建共建共享,借助“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共解決群眾的困難事、煩心事190余件;整合物業工作人員、社區民警、在職(退休)公職人員、樓棟長及志愿者,建立網格團隊,公布網格團隊成員照片、姓名、聯系方式及工作職責;扎實開展在職黨員到社區報到,1067名在職黨員進社區參加“敲門行動”,上門對28559戶居民開展摸排;持續做好“聯點共建”工作,特別是防疫期間19家市直單位220余名機關干部下沉一線參加小區出入口值班,嚴格落實測溫、掃雙碼、省外返回人員登記制度,現場成功處置2名紅碼人員,積極參與核酸采樣工作,協助街道檢測近70萬人次。
三是推行“一線工作法”,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堅持一線工作法,常態化走訪居民,發放黨群連心卡15000余張,建立孤老病殘孕幼等特殊群體及居民子女就業就學檔案,做到網格居民底數清情況明;摸排居民各類需求2100余項,借助黨建聯盟滿足居民需求900多項;精心開展“紅色代辦”業務,為居民代辦各項業務500余件。主動搜集、梳理社區文明創建中存在的問題,完成對南巢商業街、天河商城等7處集中整治,將路燈破損、占道經營、排水設施不完善等問題納入網格管理;加強綜合治理工作,對城西百家人購物中心、牡丹路菜市、城西批發市場進行全程監管,結合文明創建督辦單,開展衛生死角整治、亂堆亂放清理、停車位增設等工作,聯合、協助城管一大隊完成對景泰路臨時攤點群綜合整治,推進“門前三包”制度落實。借助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開展文明創建主題宣講,增設“文明健康 你我共建”“中國好人”等公益廣告,推動社區志愿服務項目化、品牌化,涌現了劉海、任俊扣、孫銀萍等一大批“最美志愿者”。(王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