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礪奮進強省路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2:32 來源: 閱讀次數:2004
第八次黨代會以來的五年,是全省綜合實力提升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益最多的發展階段——
開欄的話
省第八次黨代會以來,在省委的堅強領導下,各級黨委、政府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團結帶領廣大干部群眾,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全面轉型、加速崛起。為迎接省第九次黨代會勝利召開,安徽日報今起開設專欄,集中展示5年來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取得的輝煌成就。
剛剛過去的黃金周,生動詮釋了全省居民生活節節攀升的幸福感。逐步富起來的人們出游熱情高漲,公路、鐵路、民航的高峰客流量均創黃金周客運新紀錄;居民日益增強的購買力在商家的“賬本”上得以展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近兩成。
這是綜合實力提升最快的五年。全省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3.4%,連續跨過7個千億元臺階,突破1萬億元大關,在全國位次提升1位。
這是城鄉面貌變化最大的五年。城市發展日新月異,新農村建設如火如荼,全省城鎮化率由37.1%提高到43.2%,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由農村進入城鎮。
這是人民群眾得益最多的五年。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由9771元增至15788元,在全國位次提升2位;農民人均純收入由2969元增至5285元,位次提升3位。
“翻一番”目標提前實現,民生方面 財政投入5年超過3000億元
總量邁上新臺階,質量跨上新層次,經濟實力與幸福指數同步躍升
經濟實力與幸福指數“比翼齊飛”,合肥經開區的發展之路是5年來全省跨越發展的生動“縮影”。
過去5年,全省經濟發展明顯加速。從2006年至2010年,全省生產總值由6112.5億元增至12263.4億元,是“八五”以來發展速度最快的時期。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到2011年,地區生產總值和人均生產總值分別比‘十五’末翻一番”的目標,提前實現。今年上半年,全省實現生產總值6883.3億元,保持13.4%的快速增長。
在速度加快的同時,經濟發展的質量與效益均邁上新層次。全省產業結構不斷優化,今年前7個月,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增長60.4%。區域發展更加協調,皖江崛起態勢良好,上半年皖江示范區實現生產總值同比增長14.4%;皖北地區加快振興,上半年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等主要指標增幅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就業是民生之本。經濟實力的躍升,不僅帶來居民實際財富的快速增長,而且創造了更多的就業機會。 2010年末,全省從業人口數量為4050萬人,比2006年底增加309萬人。
為切實提高人民群眾幸福指數,我省從2007年開始實施民生工程,并不斷擴容至目前的33項。 5年間,全省民生方面的財政投入達3169.2億元,年均增長33.8%,地方新增財力80%用于改善民生。上半年財政在民生領域的支出累計同比增長46.1%。今年,我省啟動實施了“十二五”居民收入倍增規劃,加快構建居民收入持續較快增長的多元支撐體系,成為持續深入改善民生的又一項戰略性舉措。
工業化率由2005年落后全國平均水平7.5個百分點 到2010年反超3.5個百分點,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由農村進入城鎮
工業化引領城鎮化,城鎮化支撐工業化,“雙輪驅動”同步發力
在剛剛落幕的第八屆安徽國際車展上,奇瑞汽車、江淮汽車均推出全系列車型參展。與5年前相比,奇瑞汽車國際化之路越來越寬,出口連續多年居國內汽車廠家首位,占全國轎車出口的“半壁江山”;江淮汽車已經發展成為乘用車與商用車并重的綜合性汽車制造企業。去年,我省汽車產業已成為銷售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重要支柱產業。
堅持工業強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5年多來,全省工業化率由2005年底的34.3%提升至2010年的43.7%,年均提高1.5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連續5年超過50%以上,2010年達到63.5%。今年前8個月,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20.5%,增幅高于全國平均水平6個百分點以上。
大手筆實施“861”行動計劃,是工業“引擎”強力運轉的“動力源”。 2006年到2010年,全省共投入3.65億元用于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是改革開放以來投入最大的時期。發展條件的顯著改善為工業化提供了良好平臺,馬鋼新區、奇瑞新乘用車制造基地、江汽轎車及發動機制造等一批“861”計劃重大工業項目的實施,既提高了工業企業的產出能力,又為工業化進程的進一步提速筑牢了基礎。
在工業化引領下,省第八次黨代會提出的“加速推進城鎮化,培育區域發展新優勢”戰略部署得到全力落實,全省城鎮化率由2006年的37.1%提高到43.2%,每年有超過100萬人由農村進入城鎮。縣域經濟占全省經濟總量的比重由2005年的45.9%提升至48%以上,一批經濟實力較強的縣不斷涌現,為工業化水平進一步提升拓展了廣闊空間。
國家級創新企業數量居全國之首,規模以上企業數量5年增長4倍
創新驅動跨越,開放砥礪創業,內力外力同步激活
今年前8個月,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實現產值5181.1億元,同比增長48.2%。高新技術產業的快速發展,成為我省工業經濟快速發展、質量顯著提升的重要動力。過去5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提升6個百分點至29%,夯實了工業轉型升級的根基。
“以創新為動力,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推進跨越式發展。 ”5年來,我省堅持不懈推進創新驅動戰略,相繼啟動了合蕪蚌自主創新綜合試驗區、國家技術創新工程試點省建設,依托自主創新,培植跨越發展的內在動力。
5年間,創新成果不斷涌現,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目前全省有25家企業列為國家級創新型(試點)企業,居全國第1位,擁有1313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居全國第7位。全省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4.8倍,去年達到1623億元,高新技術產業占GDP比重從五年前的6.3%提升到13.2%,成為具有爆發力的支柱產業和引領加速崛起的新生力量。
5年來,大開放成為全省加速崛起的主戰略之一。以皖江城市帶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規劃上升為國家戰略為標志,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水平實現新突破。大開放加速了優質資本、優勢產業的集聚,更砥礪了全民創業新熱潮。 5年來,全省非公經濟發展獲得大進展。 5年來,全省累計注冊登記個體工商戶155萬戶,比“十五”末增長1.4倍,隨著引進、增育的民營企業陣營不斷擴大,2010年末,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超過1.6萬戶,是2005年底的4倍。非公經濟增加值占全省GDP比重由2005年49.5%提高至2010年的58%,成為充滿活力的“生力軍”。
創新創業的熱潮,正在為全面轉型、加速崛起、興皖富民大業,注入強大的后勁,為推動跨越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石。
來源:中安在線 記者:胡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