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德新風勁吹江淮——安徽省推進公民道德建設綜述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2:32 來源: 閱讀次數:1803
有一種力量催人奮進,道德模范的奉獻精神和人格魅力,引領社會前行。
有一種情懷觸動心靈,“中國好人”至真至善的大愛義舉,溫暖著身邊的人。
近年來,我省積極貫徹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江淮大地上,爭當“好人”蔚然成風,志愿服務花香處處,文明村鎮群星璀璨……文明道德之花在競相開放。
道德新風引領社會潮流
“感謝你們來看我們,好人都有好報,社會上的好心人越來越多。”阜陽市潁州區程集鎮“中國好人”張敏珍說。
今年9月20日,是《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頒布十周年,也是第九個公民道德教育日。每年的這一天,各地都要舉辦各種形式的活動,廣泛動員社會各界關心支持和參與道德建設。
崇德向善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支撐江淮兒女奮發向上的精神力量。
全省“好人”不斷涌現。在全國3200多名“中國好人榜”上榜好人中,我省404人入選,高居全國第一位。1995年以來,我省開展精神文明建設十佳事跡月評活動,共有1990件好人好事入選省“月評十佳”。各市在參加省“月評十佳”和中央文明辦“我推薦、我評議身邊好人”活動的同時,結合實際開展“月評好人”、“感動人物”、“十佳好人”等身邊典型評選,兩年來共推選產生身邊好人1000余人。
文明新風勁吹城鄉。多年來,我省深入推進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文明城市創建縱深推進,文明村鎮創建攻堅克難,馬鞍山市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國文明城市稱號,成為中部地區唯一獲此殊榮的城市。文明行業創建全面拓展,我省交通運輸窗口“微笑服務、溫馨交通”服務品牌,成為展示安徽文明形象的一張靚麗名片。文明之風勁吹江淮大地,城鄉文明指數節節攀升。
如今,公民道德建設不斷邁出新的步伐,社會道德風尚發生了可喜變化,中華民族傳統美德與體現時代要求的新的道德觀念相融合,正日益成為我省公民道德建設發展的主流。
榜樣力量塑造民族之魂
她是一名普通打工妹,2000年至今,她用在廈門做洗腳工的有限收入,先后資助了安徽、廈門等地貧困學生百余名,滿手老繭換得眾多學生的圓夢笑容,被網友稱為“中國最美洗腳妹”。她就是我省第三屆全國助人為樂道德模范劉麗。“只要人人都付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人間”,正是這樣的信念,讓劉麗無私奉獻,樹立起新時期公民的精神標桿。
偉大時代需要崇高精神的支撐,偉大事業需要榜樣力量的引領。在社會結構深刻變動、利益格局深刻調整、思想觀念深刻變化的新形勢下,人們的道德觀念也呈現復雜多變的特征。而來自基層、來自群眾的道德模范,用他們的感人事跡,把社會主義道德觀念傳播到千家萬戶,在全社會樹立起鮮明正確的價值導向。
第三屆全國道德模范評選揭曉,我省沈浩、劉麗、胡文傳、王現偉當選,人數全國居首。與第一屆全國道德模范徐輝、李玉蘭,第二屆全國道德模范王直、何濤一同,他們的事跡深深印刻在人們心中,成為鼓舞人們前行的一種巨大力量。
一位位道德模范,就像明燈,他們用自己的言行,訴說著善和美;一個個感人故事,就像火種,在社會文明建設中播撒著光和熱。
100場次的全國道德模范基層巡講,55場次的省道德模范基層巡講與讀書學習報告會,300余場次道德模范座談會、報告會、基層巡講……道德模范所展現出來的良好精神面貌、價值追求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感動了千千萬萬的人。一位模范就是一座精神豐碑,一次巡講就是一次精神洗禮。
他們如同明星一般閃耀,接受人們的崇高敬意。“我們要學習他們的高尚品德和感人精神,弘揚美德新風,見賢思齊,提升道德水平、凝聚道德力量,共同建設和營造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蚌埠市民丁春說。
榜樣力量,感召千秋。學習道德模范,爭當道德模范,知榮辱、樹正氣、促和諧的良好風尚在江淮大地形成。
志愿精神閃耀江淮大地
在全省各地、各行各業,志愿服務成為社會生活一道靚麗的風景。
志愿精神閃耀江淮。目前,我省各級團組織、常年參加志愿服務的注冊青年志愿者超過50萬人,各種類型的志愿服務隊達2985支,建成社區志愿者服務站1590個。志愿服務領域不斷拓展,志愿服務隊伍不斷壯大,志愿服務機制不斷完善,開展“講文明樹新風”志愿服務、關愛空巢老人留守兒童、敬老愛老志愿服務、西部文化建設志愿服務在全省城鄉蓬勃開展,成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顯著標志和重要推動力量。
北京奧運會上,我省80名奧運會志愿者和20名殘奧會志愿者,累計服務觀眾約18萬人次,用微笑迎接八方賓客,用奉獻助推精彩奧運;世博會上,我省60名志愿者,連續20天的熱情服務,展示了安徽青年的良好精神風貌;廣州亞運會、亞殘運會,活躍著我省志愿者忙碌的身影。
在大災大難面前,來自民間、集中爆發的志愿精神,同樣詮釋了民族精神新的時代內涵。汶川特大地震發生后,共有2萬余名青年志愿者登記報名,633名志愿者赴川參與志愿服務;2008年初全省遭遇特大雪災后,青年志愿者迅速集結,組建800多人的應急服務隊伍,組織130萬人次參加掃雪除冰、供電線路維修、服務困難群體等志愿服務活動。
志愿精神深入人心。各地各部門緊緊抓住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江淮百萬志愿者和諧行動,精心設計開展了豐富多彩的志愿服務活動,組織月評“我最喜愛的江淮志愿服務優秀典型”,推出155個先進集體和個人,鄧玲、徐國軍、湯震、余承艷入選“全國百名優秀志愿者”。據了解,我省注冊志愿者達160多萬,“有困難找志愿者、有時間做志愿者”已蔚然成風。
來源:安徽日報 作者:張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