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桿集鎮:小板凳話傳承,烈士故里憶黨史
發布時間:2021-03-31 20:22:54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1922
為弘揚革命先烈的偉大革命精神,推進黨史學習教育,欄桿集鎮在陳原道故居開展板凳會暨黨史交流會,老中青三代人共同交流“我心中的黨史故事”,營造黨史學習教育的濃厚社會氛圍。
3月24日上午,鎮基層宣講員代表洪波同志結合革命烈士陳原道的生平事跡,開場講述了自己心目中印象最深的黨史故事:“縱觀陳原道整個人生,與“三”字淵源很深。上學歷經3所學校:龍華小學、蕪湖安徽省立第二甲種農業學校、蘇聯莫斯科中山大學;從事革命主要在3個地區,分別是江蘇、河南、河北。所以我給他撰了這么一副對聯:原道革心名列伍 舍身取義命糾三。他在有限的生命里創造了無限的價值,他的一生是短暫而光輝的。我們新一代的共產黨員更應該生命不息、奮斗不止,努力為社會創造更多價值。”
抗美援越的退役老兵陳宏水老先生來到現場,講述那段塵封在記憶深處的黨史故事,“1966年我們被派遣執行抗美援越任務,戰爭太殘酷了,大家直面生死,又不畏生死。印象最深的是戰友用流血和犧牲保住運輸線,在被炸毀和搶修中持續戰斗,被稱為‘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那場戰役犧牲太多人,到最后送來吃的,沒有一個人能吃得下去,都偷偷抹眼淚,我至今都忘不了那個場景。”說著,老兵雙手捂臉,悄悄擦拭眼淚,現場聽者無不動容。
隨后,青年宣講員代表喻明靜等也相繼講述了自己心目中的黨史故事,他們表示,90后這一代人都出生于和平時期,沒有經歷過戰爭的洗禮,但對改革開放的歷史成就更加感同身受,作為青年人更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斷努力。
小小板凳會,共同話黨史,宣講員們通過講述自己記憶中的黨史故事,讓感悟更深。黨的歷史仍在延續,黨的新故事需要我們共同書寫,讓我們為波瀾壯闊的歷史史詩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共創美好新生活。(王孟陽、武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