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牛山街道健康西路社區: 黨建+N,拓展創新社區治理新方法
發布時間:2021-02-08 09:46:33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7675
為了全面加強黨對城市社區工作的領導,提高城市基層黨的建設質量和水平,推進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創新工作新方法,臥牛山街道健康西路社區黨委結合自身工作實際情況、創新黨建工作新機制,打造一批黨建+N工作新亮點。
黨建+文明實踐,引領時代新風尚。為了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扎實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工作。社區成立了以黨委書記為站長的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居委會主任擔任新時代文明實踐志愿服務隊隊長,通過細致的調查和研究,社區按照不同的類型將志愿服務組織分門別類,劃分在職黨員服務隊等六大類、三十個志愿服務小隊。社區緊緊圍繞 “講、評、幫、樂、慶”五個方面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以最美志愿服務組織、最美志愿服務項目和最美志愿者為引領,更大范圍地將黨建元素延伸到居民自治,共享發展成果,在建設和諧社區和優質服務方面發揮積極的推進作用。
黨建+紅色物業,和合共生筑家園。堅持以“紅色引領促服務,和合共生筑家園”為目標,著力構建在社區黨委領導下的居委會、服務站、業委會、物業和網格長等多方聯動、多元共治的紅色物業“3個六”工作法體系。弘揚“六和”精神,宣傳小區和諧、家庭和睦、人人和氣,加強合作、形成合力、相處融合精神;打造“六和"陣地,精心打造和合黨建宣傳長廊、和合客服中心、和合會客廳、和合議事廳、和合調解室、和合樓棟;形成“六體聯動”,積極探索并建立社區黨委、居委會、業委會、社區民警、物業公司和業主的“六體聯動”體系,形成了社區黨委統領指導、居委會助力參與、業委會監督獻策、公安民警保障護航、物業公司溝通落實、業主理解支持的治理新格局。
黨建+協商議事,共商共治解民憂。設立“社區黨委”+“物業”+“黨小組長”網格員模式,構建起社區黨委書記負責社區、網格黨支部書記負責片區、黨小組長負責網格的“三級聯動”責任體系。讓物業服務充分融入社區網格化聯動管理,實現“任務到網格、服務在家庭”,達到物業服務與社區服務職能疊加,形成了以社區黨委為紐帶,社區、物業、居民群眾多方聯動的長效機制,既解決了不少鄰里糾紛、家庭矛盾,又使社區氛圍變得更加和諧團結。。組建“8+X”模式社區工作協商委員會,“8”為社區黨組織代表、社區居委會代表、居委監督委員會代表、網格員代表、居民代表、業委會代表、物業公司代表、有一定威望的同志,“X”即涉及的其他利益相關方。
黨建+志愿服務,常態長效促奉獻。紅色志愿服務廣場,占地面積3000平方米,是社區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的室外主陣地,由于活動的常態化、機制化和形式多樣,被評為安徽省四星級志愿服務廣場。廣場上一組紅色鐵藝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雕塑,具有濃郁的中國風元素,觀賞性強,宣傳力俱佳,讓居民走進廣場第一眼就能看見醒目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12個關鍵詞,會給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二組志愿服務宣傳欄,如正在揚帆起航的風帆,宣傳欄內容豐富,善行義舉榜,弘揚社會正氣;身邊好人,引領社會新風尚;“我們的節日”,宣傳中華傳統文化;志愿活動剪影,讓志愿活動留下精彩的瞬間。24組紅色鐵藝文明城市公益廣告插牌,內容涵蓋核心價值觀、講文明樹新風等公益廣告各個方面,成為弘揚社會正能量的宣傳基地。
黨建+網格管理,精細服務暖民心。以群眾滿意為工作的第一標準,創新“走訪式”工作方法,切實解決社區居民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一是走進千家萬戶。社區網格人員要重心下移、深入小區,與居民“打成一片,融為一體”。對自己分管的網格區域,要求每周入戶不少于二次,時間為每周二至周四,重點戶要不定期的入戶,及時掌握居民的所想、所需、所盼,入戶調查結果準確詳實。二是理出千頭萬緒。建立健全社區走訪式服務工作臺賬和周會制度,做到“小事不出網格,中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道”。在每周上戶走訪過程中,要求所有網格人員“耐心聽取居民的意見和訴求,細心將居民的建議進行梳理,真心的處理好居民反映的問題”,并將梳理的問題錄入臺賬。三是解決千難萬難。為了解決走訪中社區居民的訴求,社區協商議事委員會在社區黨委的領導下開展工作,在社區建設和物業服務管理中發揮議事、監督、協商的作用。(肖安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