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崗鄉蓮花社區:黨建引領勇立潮頭,集體經濟高揚風帆
發布時間:2021-01-14 08:24:15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5738
近年來,廟崗鄉蓮花社區黨委堅持黨建引領,把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居民收入作為工作著力點,緊緊圍繞廟崗鄉“345+”發展戰略,結合當地區域特色大力發展生態農業,走出了一條壯大蓮花社區集體經濟新路子。
強化支部帶頭,筑牢“堡壘”基石。“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隊伍強不強,全靠領頭羊。”蓮花社區堅持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原則,積極探索適合自身的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模式,發揮好戰斗堡壘作用。創新黨小組建設微陣地。將全社區165名黨員劃分至13個黨小組,擇優選配黨建指導員13名,以每月黨小組會議為著手點,確保黨員對集體經濟發展有參與、有知曉;選優配強社區兩委班子。2019年至今,蓮花社區扎實開展村“兩委”換屆“回頭看”和軟弱渙散村黨組織整頓工作,共剔除不作為、不敢當“兩委”成員3人,現有兩委干部6人,計生專干2人,后備干部2人,并積極開展后備干部儲備工作,力爭打造出一支懂經濟、善經營、會管理的村級干部隊伍。勇搶抓機遇促發展。自2017年被列為巢湖市“三變”改革試點村(居)后,在全市率先開展改革。注冊成立了巢湖市第一家農村土地股份合作社,共引導入股農戶1304戶,入股土地7798畝。摸清經營性資產590.58萬元,享有股權的戶數1912戶,人口5943人,并按照改革程序要求,注冊成立了巢湖市第一家農村集體經營性資產的股份合作社——巢湖市蓮花股份合作社。
盤活資產資源,強化“造血”功能。創新運營模式。為將“資源”變“資產”,進一步增強村集體經濟發展活力,蓮花社區采用“黨支部+合作社+農戶”的運作模式,用活200萬元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帶動全社區居民增收獲益;因地制宜發展。利用特有優質耕地,種植美國杏李、蛋白桑、瓜蔞等特色農業,并進行桑葉茶、瓜蔞子的加工,延伸農業產業鏈,逐步打造成蓮花社區現代農業示范基地。發揮帶動效應。以先富黨員帶頭發展經濟樹榜樣,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和黨員干部先鋒模范作用,鼓勵村民在可操控范圍內加大引進稻蝦養殖面積、苗木花卉種植力度,創辦黨員示范戶和產業帶頭人領辦專業合作社,搭建起村集體、農民與經營主體三者之間互通互惠的橋梁。
擴展發展路徑,實現“多點”開花。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為促進蓮花社區集體經濟發展,居委會開展多元化創新發展路徑。用活上級扶持資金。2017年、2018年共爭取到上級財政扶貧專項資金200萬元,發展扶貧產業園項目。其中美國杏李扶貧產業園年收益2.32萬元,可帶動30戶貧困戶年均增收750元;用巧地方原有資源。利用文苑花園小區45棟單元樓公共屋面,投資419萬元建成600千瓦光伏電站,該項目于2017年6月28日并網發電,年發電收入高達70萬元;并將閑置場地出租,年創收5.25萬元;用好扶貧產業紅利。蓮花社區扶貧基地及閑置辦公樓年收入14.2萬元,可帶動貧困戶110戶,平均每戶增收約1000元。截止目前,全社區年集體經濟總收入超過110萬元。
注重制度保障,打造“陽光”村務。財務使用公開化。為完善村級財務公開制度,定期向群眾公布集體經濟收入和開支情況,主動接受群眾的監督,確保村級財務公開化、透明化;財務管理規范化。積極推行村級財務由鄉代管、村級資金收支兩條線管理制度,實行一月一審帳制度,嚴格控制村級消費性支出,保證村里的資金管好用好,提高村級資金使用效益;務決策程序化。將內部管理和民主理財雙線融合并行,實行重大項目民主監督決策制度,避免出現投資失誤,實現投資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發展村集體經濟,產業是基礎,黨建是保障。下一步,蓮花社區將始終堅持黨建引領,整合資源要素,不斷完善現代農業示范基地工作,做到集體經濟有增加,居民生活有保障,幸福指數穩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