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崗鄉:強根固本抓黨建 書寫民生新答卷
發布時間:2020-09-07 14:35:38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3381
近年來,廟崗鄉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引領民生工程大邁步,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
組織為先,提升民生工程“高質量”。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廟崗鄉黨委始終以組織建設為引領,充分發揮好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堅持為民生工程發展夯基礎。一是抓班子,帶隊伍。當下,廟崗鄉共有6名書記主任“一肩挑”,41名固補干部,正致力于配齊配強村“兩委”干部,補充“新鮮”血液,培養一批工作標桿“高”,行動速度“快”,作風效果“實”,措施力度“硬”的干部隊伍。二是抓黨小組建設。明細組織架構,將全鄉1095名黨員劃分至103個黨小組,擇優選配103位黨建指導員,堅持月例會制,組織黨員群眾就近參加黨小組會議,在村民家中實地研究解決群眾反映的難心事、煩心事,切實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公里”。三是抓“三會一課”制度落實。明確各村黨支部書記為“三會一課”制度的第一責任人,建立“三會一課”計劃報備制度,要求各村、社區上報年度計劃,月執行情況,詳實記錄“三會一課”情況臺賬,安排鄉組織辦不定期抽查,村級互查,確保“三會一課”深入開展,取得實效。
人才為本,打造民生工程“骨干庫”。廟崗鄉黨委在堅持強化黨建組織、黨管人才的基礎上,實施鄉村振興“三支隊伍”(鄉村干部、黨員隊伍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素質大提升,保障鄉村經濟健康、穩定發展。一是堅持“走出去”。一方面通過外出培訓,組織鄉、村兩級干部、企業負責人前往安吉、合肥等多地對標考察學習先進經驗,提出針對性強,精準性高的優質培訓計劃,做到哪里有困難培訓哪里,哪里有缺乏補哪里。另一方面通過學習強國、萬村網頁和遠程電教等學習平臺,強化學習效果,做到內化于心,外化于行。二是堅持“引進來”。以鄉情鄉愁為紐帶,吸引企業家、黨政干部、技能人才等回鄉創業,推動更多人才、技術、資本等資源要素匯聚廟崗,截至目前,已落實60余名種糧大戶和農戶作為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周邊農戶學習農業新技術、新品種,促進現代生態農業全面健康發展;同時引進新理論新知識,邀請巢湖市委黨校卞珍和等優秀教資不定期為廟崗鄉全體黨員干部進行理論知識培訓,不斷加強提升黨員干部黨性修養;邀請市農業農村局相關部門進行實地教學,確保農業生產增殖增效。全鄉目前已發展稻蝦共養7000余畝,總結推廣種植紫云英綠肥經驗,今年種植面積有望擴大到9000畝。三是保證“用得好”。嚴格《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條例》、《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監督檢查辦法》等規定選人用人,同時善用選派幫扶干部、駐村工作隊員、年輕干部等群體,組織開展談心談話活動,準確把握干部能力和崗位特點,激發他們在干事創業上無限潛能,充分發揮好他們在鄉村振興中的“主力軍”作用。
與民為樂,共享民生工程“新沃土”。一是高質量發展鄉村旅游經濟。鄉黨委與當地名牌企業“尖山湖逸趣園”有限公司攜手打造尖山湖特色品牌,帶動廟崗旅游經濟發展,助力群眾創收增收。僅2019年,我鄉共接待游客十余萬人次,記者媒體近20批次,各類調研團近千人。二是高水平投入鄉村文化建設。重點打造軍高村黨員政治生活館、童集黨建文化廣場、方集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完善9個村居農村書屋建設,同時挖掘出廟崗好人線索600多條,推薦巢湖好人9名,以實際行動豐富了村民的業余文化生活。三是高標準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鼓勵支持童集、沿山兩村利用扶持壯大村級集體經濟資金50萬元以帶資入股和村村聯報方式產生收益,并立足廟崗鄉實際,抓牢一村一品,循序推動九個村居產業興旺,鄉村振興,有效促進了農民增收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孫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