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垾鎮:活用遠教“三步走”,脫貧攻堅 再增效
發布時間:2020-08-27 19:30:12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5957
近年來,中垾鎮積極探索“遠教+扶貧”新模式,緊密結合產業發展實際和黨員群眾需求,將遠教平臺打造為助推脫貧的“利器”,基地建在產業鏈上,課堂開到田間地頭,推動學用成果落地見效。
一塊基地興產業,為群眾致富“鋪路子”。一是創新“站點+基地”模式,實現學用無縫對接。建設濱湖村扶貧產業園遠教學用示范基地,以遠程教育站點為依托,包含“家風鄉賢”“黨員先鋒”“黨建引領”“集體經濟”等多個板塊,立足番茄、蔬菜等特色產業,開展集中培訓20余次,開展黨性教育、集體經濟經驗推廣等活動50余場次,輻射帶動1200余戶黨員群眾。二是筑牢“設施+管理”雙基,科學打造基地品牌。將遠教站點、農業信息站、文化共享設備統一管理利用,管理人員實行“雙配”,方便黨員群眾個性化學習。2019年,全鎮通過“遠教基地+產業+貧困戶”幫扶方式,幫助31戶貧困戶發展產業,18人解決就業。
兩個課堂促學用,為群眾致富“出點子”。一是常態化學習與個性化需求相結合。在堅持每月3次的固定學習日收看學習制度外,群眾可根據自身需求收看惠農政策、先進典型、實用技術等內容。二是室內課堂與黃土“板凳會”穿插。探索實施“支部抓引領,站點學技術,專家促轉化,基地帶農戶”模式,將遠程教育終端接收站點延伸到學用基地中,邀請農業技術人員、致富能人、鄉土人才等為群眾面對面提供種植養殖、生態旅游等產業技術培訓,形成站點學與現場講相結合的體驗式教學。2019年,實現技能脫貧培訓23人。
兩項舉措齊發力,為群眾致富“搭臺子”。一是推行“遠教+電商”模式。狠抓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工程有利機遇,依托遠教聯播平臺,開展電子商務知識普及、基本技能、微信營銷、電商沙龍等培訓,積極開發農產品線上展示、線下交易、產銷對接等功能,8個鎮村電商便民點為貧困戶農產品銷售提供便利服務。二是成立遠教志愿者服務隊。充分發揮遠程教育在助推新農村建設中的特殊作用,組織鎮機關站所工作人員、土專家、田秀才等成立政策理論宣講、農業技術培訓、農產品推介與銷售、科學信息咨詢志愿小分隊,提供從選種育苗到種植管理再到收割歸倉的一條龍服務。(雍嘉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