烔煬司法所嚴把“三關”推進社區矯正規范化管理
發布時間:2017-10-26 11:46:39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537
為深入貫徹落實《社區矯正實施辦法》,提升社區矯正工作質量,烔煬司法所嚴把“三關”做好社區矯正工作。
嚴把入矯關。根據“利于監管”原則,全面掌握被調查對象的基本情況、家庭和社會關系、村(居)民委員會評估意見等方面,依據相關信息進行綜合分析評斷,并出具調查評估報告,及時提交監獄部門,有效實現審、矯工作的無縫對接。對符合監外執行全部予以接收,納入社區矯正;對不符合接受條件的,及時反饋到相關部門,確保社區矯正工作的正常開展。
嚴把施矯關。堅持“一把鑰匙開一把鎖”的教育轉化原則,對每名矯正對象實行一人一檔,認真分析矯正對象的犯罪類型、犯罪原因、行為習慣等因素,將矯正對象分為嚴管、普管和寬管三種類型,分別采取不同矯正措施。堅持“五個一”管控措施,將電話匯報、思想匯報、心理疏導、個別教育、公益勞動納入日常工作,嚴格落實外出請假、回來銷假制度,對違反規定不服從監管的服刑人員采取訓誡、警告直至依法收監措施。
嚴把解矯關。對矯正期限屆滿的社區服刑人員,進行走訪、個別談話,做好解矯前的教育考評,把好社區矯正最后一關,期滿當日,由司法所宣傳解除矯正,從而維護社區服刑人員合法權益,確保社區矯正工作的嚴肅性、程序性。同時,認真做好安置幫教工作,實現社區矯正與安置幫教的無縫對接,有效鞏固矯正成果,加強與民政等部門之間協調,切實解決部分人員存在的實際生活困難,防止解矯人員重新違法犯罪,確保其順利回歸社會。(趙永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