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日報》頭版報道我市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開展“五個專項整治”信息[圖]
發布時間:2015-10-24 17:46:0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1576

2011年行政區劃調整,撤銷原地級巢湖市居巢區,設立縣級巢湖市。行政區劃調整以來,是否還存在一些體制積弊,各級黨員干部是否存在一些思維局限,不利于自身發展?在“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中,巢湖市集中開展了五個“專項整治”,將“集中整治由區轉市的思維局限和體制積弊問題”作為重點整治內容之一。通過集中整治,不斷提高發展經濟及改革創新的能力。
舉全市之力建設居巢經開區
對于縣級巢湖市來說,產業振興是前提,這一點在巢湖市上下已成共識。
作為巢湖市中心城市空間結構、城市功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居巢經開區將在巢湖經濟發展中發揮重大作用。目前,巢湖市已經明確,將舉全市之力建設居巢經開區,培育巢湖產業立市的“長子”、經濟發展的“門戶”。
推進居巢經開區發展,優化投資發展環境非常關鍵。“首要一點就是優化行政審批流程。”居巢經開區管委會副主任王趙培說,對當前在建項目,主動對接征地拆遷、規劃設計、項目招投標、施工許可和工程管理等相關單位,為項目開辟綠色通道,壓縮流程時間,確保項目盡快落地建設,早日交付使用。
對于入園重點項目,居巢經開區實行“一把手”負責制,一天一協調,一周一調度,提升服務質量,有力推動了工作進展。“專項整治,重點突出一個‘實’字,只要不是明文規定要求前置辦理的項目,全部進行后置,同時對各種搭車收費進行清理,為入園企業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王趙培如是說。
據悉,當前,居巢經開區的主導產業包括食品和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三大產業,預計到“十三五”末產值達300億元,財政收入突破20億元。
探索建立干部“勤政檔案”
發展方向明確后,打造一支過硬的干部隊伍就顯得尤為重要。
為鮮明樹立“實在實干實績”的用人導向,促使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巢湖市探索建立干部“勤政檔案”,以“勤”考“績”、以“勤”問“效”,倒逼廣大黨員干部干事創業、建功立業,真正讓混日子的沒市場、裝樣子的沒收獲、占位子的沒機會。
目前,巢湖市干部勤政檔案已經覆蓋全市鄉鎮街道、市直單位全體在職在編人員以及村、社區“兩委”干部,實行動態管理、定期更新、檔隨人走,在市內實現“終身制”。
這種勤政檔案,按照個人填寫、組織審核、綜合評價、公開公示等環節進行。單位、個人每季度填報一次勤政檔案記錄表,經單位審核匯總后,于每季度首月10日前,在一定范圍內公示3個工作日,接受干部群眾的監督。每季度首月15日起,各單位召開全體人員會議,對干部個人上一季度的勤政檔案進行民主評議。
“我們注重勤政檔案考核結果的運用,嚴格兌現獎懲。”巢湖市委組織部干部科科長翟亞兵說,對一年內有2個季度在本單位評議結果排名倒數第一的干部,年度目標管理考核獎金按照應發標準的90%兌現,兩年內有5個季度在本單位評議結果排名倒數第一,按照規定進行誡勉談話,必要時給予調整工作崗位直至降免職處理。
打破村居干部成長“天花板”
今后,巢湖市將合理劃分街道、社區職能,探索社區便民服務大廳改革試點工作,做到行政職能在街道、服務職能在社區。“關鍵是剝離社區的行政職能,讓他們一心一意為老百姓提供好服務。”巢湖市委組織部副部長方華勝說。
圍繞選、育、管、用四個環節,巢湖市計劃打破村居干部成長的“天花板”,提高村居干部薪酬的“含金量”,讓村居干部在政治上有奔頭、經濟上有干頭。
“通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力爭讓全市村居干部待遇有明顯提高,整體水平不低于合肥市,甚至略有提高。”方華勝說,巢湖市計劃出臺相關政策,讓優秀的村居干部進入鄉鎮領導干部隊伍,享受公務員待遇,以便激勵更多人投身到新農村建設當中,也為了讓村居更好地服務千家萬戶。(黃穎 本報記者 許超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