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經濟著力點:打造開放型經濟升級版
發布時間:2015-01-05 18:54:00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604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指出,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以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為紐帶,大力推進對外開放大通道、大平臺建設,進一步提升招商引資水平,以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和結構調整,努力開創對外開放新格局。在新常態下,如何把握新機遇、應對新挑戰,著力提升我省開放型經濟水平,記者采訪了政府部門相關人士和有關專家。
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調結構、穩出口、擴進口,促外貿轉型升級
在拉動經濟增長的“三駕馬車”中,出口具有支撐作用。會議在部署2015年經濟工作時,明確要求必須適應國際國內形勢的深刻變化,牢牢把握經濟發展新常態下速度變化、結構變化、動力轉化的基本特征,促進外貿穩定增長。
新常態不僅僅是速度的變化,更有結構的優化、動力的轉化,是發展的更高要求。外貿也是如此。 “當前,在全球總體需求不振的情況下,國內要素成本持續上升、傳統比較優勢弱化,出口仍面臨不小的困難和風險,也很難回到過去那種高速增長時代。 ”省進出口商會秘書長張建才認為,雖然有困難,但我省出口競爭相對比較優勢依然存在,如貿易便利化程度在提高、產業配套比較完善、技術發展水平存在比較優勢等。
“因此,在新常態下,應更加理性地看待進出口數據,把重點轉移到加快尋找新常態下量和質的新平衡,更加注重著眼長遠,培育新優勢產業,加快體制機制改革,激發企業活力,打造外貿企業競爭新優勢,為穩健發展注入長足后勁。 ”張建才表示,穩定國際市場份額、擴大外貿規模,發揮其對經濟增長的支撐作用,前提是必須實現內部的結構性調整,形成以技術、品牌、質量、服務為核心的出口競爭新優勢。應當充分發揮政策的疊加效應,加大外貿企業和品牌的培育孵化力度,組織企業開拓國際市場,創建進出口基地和產業集群,帶動我省外貿轉型升級。
“長期來看,我省經濟增長要靠內生動力即消費需求來拉動,這是基礎。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外需對消化產能、穩定就業、促進經濟增長具有支撐意義,需要進一步引起重視。 ”省商務廳對外貿易發展處處長孫永彬表示,2015年,商務部門將圍繞穩出口、擴進口、調結構、促平衡,以轉變外貿發展方式、促進外貿轉型升級為主線,強化外貿主體培育,發展自主出口品牌,創新市場開拓方式,拓展加工貿易、服務貿易、保稅貿易、跨境電子商務等多元貿易方式,推動外貿平臺建設,打造外貿新優勢,努力擴大進口規模。
以開放倒逼改革,“引進來”提升產業,“走出去”消化產能,促雙向投資量質齊升
歷經30多年的改革開放,當前高水平“引進來”、大規模“走出去”正在我國同步發生。近年來,我省緊緊把握全球經濟深度調整的機遇,全面深化對內承接和向外轉移,將“引進來”和“走出去”打造成拉動投資增長、促進全省經濟結構調整的兩大引擎。
“我省招商引資近幾年表現不錯,去年前11個月實際吸收外商直接投資增長16.7%,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實際到位資金增長17.5%,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和結構調整陣痛進一步凸顯的形勢下,可算是新常態下的一個亮點。 ”省社科院經濟所所長呂連生說,今年我省應該著力提升招商引資質量,在改進招商方式、方法上多下功夫,更多利用優化招商環境等“軟因素”,進一步加大定向精準招商力度,努力提高招商引資成效。
“拼政策、拼資源、拼環境的傳統招商模式已經走不通,未來區域的競爭力更多地體現在競爭公平、政策透明、行政高效等軟環境因素上。 ”省經濟信息中心預測處副處長阮華彪認為,我省正在推進開放的大通道、大平臺建設,其目的是以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加快形成我省與長三角、與國際接軌的軟環境優勢。
既要“引進來”,又要“走出去”,通過“雙向投資”促進結構調整、產業升級,隨著我省對外開放的深化,漸漸成為成長起來的安徽企業共識。會議指出,要加快實施“走出去”戰略,落實對外投資項目備案制,促進優勢企業開展跨境先進技術合作,有效轉移過剩產能,推動汽車、工程機械、鋼鐵、水泥等制造業走向世界。
“在國內經濟增速告別高增長的背景下,我們有不少產能已經處于過剩狀態,但在欠發達經濟體市場卻可能是急需的,通過‘走出去’帶動消化過剩產能,促進安徽產業結構調整升級。 ”張建才告訴記者,單純的產品出口,對方也有顧慮,但是通過項目和資本“走出去”,既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就業,又解決了國內產能過剩、需求不足的矛盾,是一個雙贏的互動過程。
對接國家戰略,打造內陸開放新高地,促外貿、外資和外經聯動發展
“‘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概念持續升溫,已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成為我省實施全方位對外開放戰略的重大突破口,將極大地拓展我省經濟的發展空間,并將成為安徽經濟又一增長極。 ”省口岸辦主任徐滋躍說,這些國家戰略強化了東向聯系,打通了西向、南向通道,給我省發展開放型經濟帶來了重大政策紅利,也給口岸建設帶來多重利好。 “口岸是對外開放的門戶,是連接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重要渠道,我省要真正發揮沿江以及鐵路口岸的作用,切實加強口岸的基礎設施和承載能力建設,加快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合力推進全省開放型經濟發展。 ”
“全省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力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這是個宏大課題。安徽是中部地區內陸省,盡管正加速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進程,但與滬蘇浙等地的經濟發展水平尚存在不小的差距。 ”呂連生表示,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應加快落實長江經濟帶建設實施意見,啟動實施一系列配套工程和政策,著力打造我省經濟發展更為堅實的支撐帶。
“與過去的沿海開放不同,實施‘一帶一路’、加快西向開放,國家的主導作用更加突出。”阮華彪認為,我省應充分抓住這一機遇,引導基建相關行業以及自主品牌的家電、汽車等行業,加大相關國家市場的開拓力度,通過境外投資和工程承包帶動我省外貿產品的出口,實現外貿、外資和外經的聯動發展,進一步加快全省外向型經濟的發展。
“當前,我省對外開放已經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要進一步增強開放意識,以開放倒逼深層次改革和結構調整。 ”張建才認為,面對對外開放出現的新特點,安徽必須更加積極地促進內需和外需平衡、進口和出口平衡、引進外資和對外投資平衡,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將安徽打造成內陸開放新高地。 (鮑亮亮、鄭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