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市:“全域共建”發揮非公工委成員單位職能優勢
發布時間:2018-12-11 18:25:15 來源:本站 閱讀次數:4047
巢湖市發揮非公工委成員單位職能優勢,探索業務工作與非公黨建工作深度融合的有效路徑,把組織、宣傳、工商等13個黨政部門橫向圍成“一個圈”,變關聯不足為多方共建,形成相關各方“大合奏”。
“全區域”統抓。一是抓建章立制。印發《中共巢湖市委非公有制經濟和社會組織工作委員會工作制度》,明確工作任務、責任科室和具體責任人,構建起分工機制,即組織部牽頭抓總,宣傳、工青婦群團組織聯系職工群眾、推優入黨、維護職工利益、指導企業文化建設,工商、財政等部門將非公黨建工作融入部門服務企業的具體職能,群策群力地抓好全市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工作。二是抓平臺構建。依托商會平臺,以“進一步優化黨組織設置、優化黨員隊伍結構,優化黨組織工作制度,維護企業長遠利益、維護職工合法權益”的“三優化兩維護”行動為抓手,建立商會黨建聯席會議制度,著力構建條塊結合、資源共享、優勢互補、聯建共助的非公黨建工作新格局。三是抓基礎覆蓋。創新基層工會組織形式,在非公有制經濟組織、社會組織中普遍建立工會組織。在有企業或勞動聯合體等符合條件的村、社區建立工會聯合會;在中小企業集中的地方推進區域性、行業性工會聯合會建設,實現對非公有制企業職工、科技工作者和靈活就業人員的有效覆蓋。
“全時域”聯建。一是建立走訪調研制度。市委非公工委委員分別聯系2戶非公企業和1家社會組織,每年深入聯系點調研指導不少于2次,指導并督促聯系點推進黨員學習教育和基層黨組織標準化建設,深入開展“雙強六好”“雙比雙爭”“三有兩評”等黨建活動,幫助解決1至2件黨建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二是建立季度例會制度。每季度召開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工委全體成員黨建工作調度會,傳達上級非公黨建工作精神,分析全市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發展動態,及時研究解決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總結和部署下一階段黨建工作。三是建立成員單位匯報工作制度。指導督促成員單位定期向市委非公工委匯報非公經濟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黨建工作情況,年底組織市委非公工委成員單位向市委非公工委述職。
“全領域”實探。一是探索將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納入到非公工委成員單位黨建考核,將非公黨建作為非公工委成員單位黨組織書記主責主業重要內容,加大非公黨建在黨建工作中的考核比重。二是探索將非公成員單位的黨員納入黨建工作指導員隊伍,定向選派黨建工作聯絡員,結合自身業務工作,覆蓋式包抓企業黨建,采取“內選、外派、招聘”等途徑,選優配強企業黨組織領導班子。三是探索將非公成員單位業務范圍內的各項優惠政策、獎項指標,在同等條件下優先向已建立黨組織或重視支持非公黨建工作的企業傾斜。要將黨建工作情況作為確定享受優惠、扶持、獎勵政策企業的重要參考,并形成向市委非公工委抄送備報制度,征詢意見,切實將各種資源向重視非公黨建工作的企業和社會組織聚集。(楊鵬)